我知道我談這個題目,不知會笑掉多少學者專家大牙,說不定您一面看就已經一面在嘀咕:老女人,談妳的命理,情感啊,去吧,這種深度社會問題……省了吧!
沒關係,就讓想笑的人來笑,因為不是專家才夠寫實,就讓我這非專家發表發表另類(膚淺的)看法。
上網查「114」,求才滿滿,下網看新聞,失業也滿滿,「求才」和「失業」成正比,所代表的是什麼?
學校教育與商場人才需求脫節,學校培育出來的人才不為商場所接受;一種是舊工業被淘汰,那些從業人員也跟著被淘汰。
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有更多中年人無工作可做。
這是時代的喜不是憂,按達爾文的「物盡天澤」論,新的淘汰舊的,少數終究要被消滅,最後的結局就是一直保持最新最好的。
不僅基因演變過程如此,人類社會層面也是一樣。
20世紀末,差不多是1980年起吧,新進的國家不停的在人體和宇宙花大錢做研究,20年來開發出不少新(非常之新)的東西,發現更精確的宇宙物質(?),二者結合成顛覆21世紀人類傳統醫療、日常用品、電子科技……,當您辛苦讀了1- 20年舊知識,不合時代的科系後,來到社會居然找不到工作?您在工作單位上做20幾年自認經驗技術豐厚,公司業務量卻逐漸下降,產業競爭不佳被淘汰了,您相同的也跟著被淘汰,想找另一份工作,同業的都蕭條,別的你都不會,怎辦?怪誰?
怪聰明的人淘汰不聰明的人。
21世紀,我們小人類(不聰明的)要如何生存,一個社會總離不開設計、生產、銷售、消費、使用……。在這過程中,各有領域,讓學理工的管帳?他哪會,錢就是錢,不在口袋就在銀行,記什麼帳,如果不記帳又哪裡統計得出時代的消費傾向,供需是否平衡;讓學財稅看著一堆鐵皮電線…偶不機斗ㄌㄟ!!沒有這堆鐵皮電線,你就自己鑽木取火,過原始生活。
不廢話,要注意21世紀各類種種行業,都集中在那批聰明人所研發的「電腦」。
未來,讀7年醫學院做十年外科醫生的,可能比不上學電機加上2年電腦程式設計的 [機械操作師]。這位機械操作師很可能是未來代替那位動大手術時那個”操刀”的名醫哩!
生物科技更是在突飛猛進,10年後癌症治療,絕對不是困難事,基因藥品可解決一切,然生物科技還不是得精密儀器來分析?操作這儀器及解儀器分析出來的結果,才是生物人的成績。
本世紀的就業層面就像資本社會一樣,容納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們,傳統產業將使用高科技機器儀器,增加量產降低成本,新研發的高科技產品也是一新再新!
因此,年輕的你以及你的下一代,莫再醉生夢死,滿足於現狀,趁年輕,快加把勁,這世紀才剛剛開始,玩規玩,求取新知識之心態不能鬆懈,因為你們都有機會過上半世紀以上,不趕潮流被甩在後頭的滋味可不好過喔。
當2020年時,很多20、30年前研究的東西全浮上抬面,量產和使用,現在20~30歲的你,到時會和我一樣是40~50歲的中老人級,將面對另一波比目前更想像不到的失業潮,失業的原因和現在一樣,不是沒機會,只是跟不上潮流而已,今日的酷哥辣妹,到時就得靠領救濟金過活。
<網友回應>
"老女人,談妳的命理,情感啊,去吧,這種深度社會問題……省了吧!"阿姨不要這這樣說自己,其實你很棒,文章中提出了一些現實的問題。雖然我亦不是什麼專家,但亦與大家分享。
不只台灣,香港的情況亦差不多,因為全球經濟下滑,失業數字每每增加。是大家眼前的問題,但為何如阿姨所說"求才滿滿,下網看新聞,失業也滿滿,「求才」和「失業」成正比。" 只可能是雙方要求天南地北。
"不僅基因演變過程如此,人類社會層面也是一樣。" 我們這代正站在工作演變過程中央(middle of evulation of work)。科技正加速其進化。但很多人好都好像是意識不能其改變,就算知道是改變中,亦未必感受到演變之快。人對工作的思想正停留於十多年前,今時今日還聽到不少討論"工作安全感的問題"。企業為了生存須適應外面的環境而不繼改變,對職員的要求亦大不如前。然而,求職者則仍然以以前的心態去找工作。
科技正取代現時人的工作,科技將來亦會製造工作。
人有慣性不願改變,"年輕的你以及你的下一代,莫再醉生夢死,滿足於現狀,趁年輕,快加把勁,這世紀才剛剛開始,玩規玩,求取新知識之心態不能鬆懈。"同時亦要保持一種開通的態度(open-mineded),去接受新事物,新蓋念。
"物盡天澤,新的淘汰舊的,少數終究要被消滅,最後的結局就是一直保持最新最好的"。這是自然定規。"怪聰明的人淘汰不聰明的"。聰明與否很難定義,因為每個人亦有他本身的才能,我相信淘汰是那些一成不變的人,他們不能適應環境而被淘汰。
有時間的話可到書店找一本名為"誰偷了的的乳酪"Who moved my cheese by Dr. Johnson Specner
( 怡然自得)
最近跟比我年輕的同學做實驗,發現愈年輕者,愈喜歡偷吃步(科學研究實驗,最怕因為偷吃步,底子打的不夠深).
以前爸媽年代的人,先把事做好,該來的錢就賺來了,很容易滿足.喜歡安定.
現今年輕一代,只想先把錢賺來再說,事情能省則省,但很難滿足.喜歡變動.
X世代至後期Y世代的人,電視與遙控器橫行,子女不再是大人的遙控器(阿明..去轉中視),還可以有更多換台的自主權,因此...
不爽女友,換台...
不爽老闆,換台...
不爽....,換.....
然後,小孩人口少,都有自己房間,廁所2間以上不用排隊...愈來愈強調個人主義,你不爽我,我也不爽你.
e世代,i世代,有了網路遊戲,網路聊天...有了自己稱王的小天地...螢幕+鍵盤.
對打與競爭代替組織與合作的方向,請先滿足我,再來談.
合群與團體生活愈來愈難,團隊整合與管理愈來愈難.
什麼都在變,您呢?
怨環境,怨別人,也怨自己嗎?
未來,在您手上?別人手上?還是老天手上?
(CPAD)
團隊合作會發生驚人的成果,在我的生活中是一組組的團隊,不管在生活工作學習娛樂等各個層面,均令人非常愜意心滿。
未來也是個團隊合作的世界,是各個專業領域的整合。以教育為例,整個九年一貫的教育改革正是此精神的發揮,以前的一節課是一位老師四五十個學生在一間教室上四或五十分鐘。而九年一貫是x個老師,y個學生,用n分鐘在任何地點上一節課。強調的是能力的培養非知識的灌輸,是思考的過程非最終的答案。老師是引導者培養孩子後設認知的能力,學習如何去學習,是記憶理解蒐集歸納運用評鑑策略的指導。
解構了的教育,雖然現在仍在努力建構中,似乎令人眼花潦亂,不知做什。但深入瞭解後便知,國家未來發展的契機繫於教育改革是否真成功,而教育改革成功否則繫於這群教育改革領航者是否讓基層教育人員和社會大眾充分理解接受與實踐其理念了。
哈!準備換個腦袋吧,如果您也是一個教育從業人員,應該如華阿姨說的如果你是二三十歲的人都要有這樣的準備^^。
呵....偶也是驚恐中哩,畢竟偶沒有一顆粉聰明的腦袋^^|||。
ㄟ~換掉剛好^^
***
留言列表